在這步調越來越快速的時代,「紀錄」也許是能讓我們更靠近理想生活方式的方法。
➡︎ 到Readmo 看看電子書
➡︎ 如果你比較喜歡 KOBO
➡︎ 想買實體書:博客來
2024年已經過了一半,相信很多人已經把年初寫下的新年願望忘得一乾二淨了吧!雖然很無奈,但日常生活中真的有太多的雜事,讓我們分心、偏離自己的理想。時間在這麼多的雜事中不斷地消磨,使我們日復一日的過著一樣的生活。在這步調越來越快速的時代,「紀錄」也許是能讓我們更靠近理想生活方式的方法。
一點點書摘
《巨人的筆記》這本書的作者為韓國的紀錄學教授。聽到記錄學,很多人腦海中應該只會浮現「?」吧。不過,作者金翼漢教授告訴大家紀錄學其實不是一門高不可攀、和我們生活毫無關係的學問。透過這本書(還有他的YT頻道),金翼漢教授想告訴大家,紀錄學不只是一套筆記的方法,如果我們願意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套方法,我們甚至有機會改變自己的人生路徑。
這似乎聽起來好像是什麼宗教信仰。其實一開始,我也是半信半疑地讀著這本書。不過,在讀了作者的解釋並實際操作了幾次之後,我漸漸發覺記錄還真的有可能改變我們的人生。
為什麼呢?我們的生活各種面向──從日常生活習慣、人際互動乃至於我們如何建構自己的人生──起始於我們的思想。當我們所思所想雜亂而又發散時,我們較難把心力與時間有效率地導向自己的目標。我們看似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但是在那些日常生活中常常冒出來的念頭底下,其實還有很多沒有機會浮出水面的想法,而這些想法並不會因為沒有機會浮出水面就失去影響力,總會在生活的時時刻刻細微的影響著我們的行動。
比方說,也許我們很想出國居住一段時間,我們也深信自己如果有機會的話一定辦得到;可是,我們卻遲遲沒有行動,甚至在機會到來時,我們還可能用各種理由推託掉這樣的機會。在這遲遲不行動的狀態底下,也許我們是害怕在異鄉生活不習慣,或是在異鄉無依無靠,害怕自己拓展生活圈。
這些細微的影響讓我們儘管心裡有著一個憧憬的目標,但是生活卻總是在某種狀態下不斷循環。
《巨人的筆記》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其實是可以透過紀錄、摘要日常的所思所感來發掘自己真正的理想,調整自己現狀、行動狀態的方向,讓自己能夠更靠近自己喜歡的樣貌。
生活忙碌,但這真的是我們要的嗎?
在《子彈筆記》中,作者提過一個故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作者提到自己曾經和朋友一起創業,兩人一起在倉庫裡發想、調整產品的每個細節,就在公司營收開始攀升,盈虧開始轉正時,作者發現自己的心思已然不在公司:他發現自己並不熱愛自己和夥伴一手創造出來的事業,他們只是很享受創業過程的挑戰。
看了這段故事後,我聯想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似乎也是如此。每天忙碌於我明知道自己也不喜歡的事物,每天被許多事項給填滿,沒事做也會用焦慮與害怕來填滿自己的生活。明明知道自己生活一團亂,但也不肯給自己時間感受、思考自己目前的生活是不是自已想要的。雖然時常在對朋友、家人抱怨不喜歡自己目前的生活,但卻也沒有停下腳步看看自己現在的生活習慣是不是和自己心中的目標一致。
而,讓我最挫折的是我其實並不知道這麼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我只是知道想讓生活變得更好,但是是怎麼樣的更好呢?老實說,我其實無法清楚的描述出來,只知道想賺多一點錢啊、想住在一個寬敞的房子裡,有個自由度高的工作等等。
和別人借來的目標終究不是自己的
在聊這本書之前,我想先聊聊《不夠善良的我們》這部劇。在這齣戲中,主角簡慶芬對於生活的不滿讓我印象非深刻。她努力地追求想要的生活,花上許多時間,最後卻發現自己並不快樂。她訴說著自己的生活多麼無趣,並在深夜無人時,追著老公前女友的臉書,嫉妒她有著精彩的生活。
這一幕讓我思考著,為什麼簡慶芬明明花了很多時間和心力追求了理想的生活,最後卻在得到一切之後又開始抱怨著自己的生活?看了一些解析後,我得出一個結論:也許,這是因為她所追求的一切並不是自己真心所想要的,而是社會給予的。
她對於生活的不滿讓我警覺了起來。
在過了三十歲後,我感覺自己好像進入下一個人生階段,因此開始思考著接下來的方向。不過,就在這時候,我察覺到自己的生活已經開始不如剛從學校畢業時那麼自由自在,我過去似乎沒有累積出任何東西,因此找不到可以讓我往下個階段邁進的基石。這份焦慮讓我胡亂的想要抓取外在的認同。我開始擔心自己錢賺得太少、我在這個年紀是不是已經沒有那麼改變的機會了、我是不是應該要考慮結婚了,這類根據社會標準而產生的自我批判。
這份焦慮也讓我開始想著要把一些社會認可的標準當成自己的目標,比方說要找到一份穩定、薪水不錯的工作啊,達到多少的年收入,又或者是把自己準備好,成為一個適合結婚的對象(似乎是意味著我把可以結婚當成自己的價值);可是我又覺得這樣好像是被逼著交作業。
這樣的拉扯在我內心變成了憤恨。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因為這種逼迫感而變得有點憤世嫉俗
。在邁向這樣目標的過程中我感受不到快樂。
看著簡慶芬抱怨自己的生活無趣,羨慕老公前女友的生活,讓我忽然找到了為什麼我會覺得不快樂的原因。我意識到:如果我不正視自己的需求和對人生的期待,或許在若干年後我也會像她這樣在一堆自己也不喜歡的人事物環繞中抱怨著生活、看著他人的社群帳號,羨慕著他人的生活,迷失在這樣的負面狀態裡,忘了在這些情緒的底下其實是那些不曾被看見的願望。
摘要自己的生活與感受
然而,對於一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忽然要自己說出自己真正想要些什麼,一時半刻可能有些困難。
到底要怎麼做才能發現自己真正的願望呢?《巨人的筆記》這本書的作者告訴我們,透過紀錄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感,並在事後回顧自己的紀錄,能夠讓我們逐漸的摸索出自己的熱情與理想生活。
透過日常紀錄,我們其實是在與自己對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會需要戴著面具和人互動。面對家人、朋友、同事或是上司時,我們都有不同的面貌。在這些互動中,我們可能會太過於沉浸於這樣的角色,而忽略了自己還有其他的渴望,而記錄日常所感則能讓我們適時的拿下這些面具,讓真實的感受浮出水面,進而成為我們調整自己、讓自己做出更符合自己需求、而非迎合他人的選擇。
光是聽這樣的描述或許會讓人以為做日常紀錄很困難。不過,其實只要單純把自己的想法、感受寫下來就可以了,作者甚至也說「指責另一半」也是可以的。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讓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可以透過文字外顯出來,漸漸的本來模糊的想法和感受會漸漸變得具體。
不過,我們並不是把想法和感受寫下來就可以了,這是個需要反覆練習的過程。作者說,我們寫下的東西不見得是我們的真實想法。經過幾次的洗鍊後,我們就能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個練習對我來說真的很有幫助。
最近,我的關注一直落在職涯規劃上。打開網站與各式各樣職涯相關的影片與podcast頻道,似乎都在說著天賦與熱情的重要性。不過,對我來說,光是要挖掘自己擅長什麼事情就很有難度。雖然有很多書籍和課程告訴我們可以透過過去的經驗來挖掘自己擅長的事情,但有時候光是要描繪過去的經驗都會喚起強烈的挫折感。
儘管過去我曾經有過一些小小的成功經驗,但是在華人社會中成長的我,在經歷這樣的成功時得到的回饋常常是批評。這樣的體驗讓我在回想過往經驗時,第一個感受到的是強烈的挫折感。
在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時也是。在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未來時,隨著念頭伴隨而來的同樣是那些過往父母長輩的批評。在寫下自己對未來的期待時,父母長輩的聲音也不斷的在告訴我們:別做夢了,你不可能做得到。
另外一方面,無論是在回想自身過往經驗,或是在想像著未來時,我總是會有種不踏實感。害怕自己是不是在回想的過程中高估了自己,而又在想像未來時,給自己一個自己不見得真心想要的理想未來,而原因只是因為大家都有這樣的夢想,所以我也把那些夢想當成自己的理想。
我練習著把自己對於工作的不滿、內心的焦慮寫下來。一開始真的都是抱怨,但是寫著寫著,腦海中會浮現過去曾經讓我強烈感受到「我做不到」、讓我失去對於未來的希望的某些片刻。寫下的同時,我和這樣的情緒之間就產生了一點距離,讓我可以用當下(而不是童年時期)的角度重新審視這些事情。
這樣的過程反覆兩三次,很神奇的,我似乎是慢慢找到了自信,並且因為這樣的自信我開始不那麼執著的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慢慢地回想起過去自己曾經在從事哪些活動時曾感到開心或是成就感。
我很喜歡的部分
在第二章中,作者建議,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可以試著在日常生活中完成一些小慾望。比方說,想到那裡旅遊啊、想吃什麼大餐或是想上什麼課等等,這些我們平常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浮現的小慾望。作者提到,我們常常會給自己藉口,告訴自己「沒有時間」、「沒有體力」等等理由下意識的壓抑這些慾望,因此養成了反面思考的習慣。
這部份看得我好有感觸。我也是個常常會壓抑自己慾望的人。我常常想著要找時間到外地旅遊、要上課學點新的技能,但是常常一想就想了半年甚至是一年。可是,我並不是真的在思考要不要做這件事,只是習慣性的拖延、給自己找不去做的理由。
一開始,我以為這只是拖延症而已,對我生活不會產生什麼影響;但是長期累積下來我發現這些沒辦完成的慾望慢慢變成我對生活不滿的原因。這種感覺有點像是小孩在對著父母說想做些什麼,父母一直找理由不讓小孩去做那些事情,長期累積下來這些沒辦完成的願望就會變成小孩對於父母的不滿。
作者說,當我們練習著去完成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慾望,漸漸的可以讓我們得到走向夢想的力量。雖然這些事情和我們的夢想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透過這些日常的小行動,我們也是在練習著透過行動滿足自己,我們就會更有信心活得更像自己一點,而這份信心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就回成為我們完成更大夢想的動力。
/